首页微信阅读阅读趣玩微信文章一人一城微信公众号文章

这栋200岁的深山老宅,上过《天天向上》、拿下国际最佳酒店设计奖,还让无人知晓的古村落一夜爆红




很多人喜欢说自己的家乡美,但是能说得理直气壮的其实并不多。


源算是少有的美到没有争议,引人艳羡的一个小城。



三月的婺源像温温热的南瓜粥和着糖浆。


女孩儿们把桃花抿上嘴唇,男孩儿们捡起树枝在油菜花田打一场大仗。


七月的婺源是掺了银耳的绿豆汤。


卧龙谷大瀑布把大山洗的碧绿,一层层的雾气压住升腾的暑气,这儿的夏天也充满水墨画的意境。



十月的婺源是深红的枣泥糕。


大人们把能吃的植物全摆出来晒太阳,也不管娃娃们偷拿了多少塞进棉布兜里。



一月的婺源又像是雪白柔软的棉花糖。


鸳鸯在湖面交颈依偎,少女看得脸红扑扑的,不自觉地在意起了身边的男孩。



婺源那么美,可奇怪的是,很多人却是冲着一个不知名小村落的破落老宅子而来。


来了不想走,走了又想来,《天天向上》甚至还把这个老宅子搬到了银幕上!


都说这个老宅子有魔力,慢下了时光,静下了心,可若真论起它的好,大概只有俞晓最知道。






俞晓是土生土长的婺源人,小时候爸爸在乡镇工作,需要频繁的调动,所以婺源的各个村落里都贮藏着她的前17年。

那颗老樟上住了只傻鸟,蛋被偷光了也不知道叫;那颗枫树的叶子比谁都结实,吹出的音色脆的发光;那颗枣树半边伸出了宅子外,跑得慢了一颗甜果子都捡不到......




婺源这么美,可人刚刚长大的时候,总想离开故乡。


所以俞晓17岁就离了家,为了贴补家用,也为了出去闯闯。


但在大城市的工厂里,每日不少于12小时的机械般的工作,让她感到精疲力竭,终于在6年后又回到了家乡。



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锁不住她一颗从小被山水滋养的心,再次回到家乡后的俞晓对婺源的美多了一层更深的理解。


她开始做起了当地的导游,将婺源一颦一笑的美展示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,一做就是7年。



走进婺源,是随处可见的

斑驳的徽派建筑,青石板路,

皮肤黝黑,满脸沟壑的大爷,

坐在小巷里抽着烟,

打发傍晚闲适的时光。


老一辈的人家没有忘记

祖辈的技艺,

做起手艺活儿毫不含糊。


家门口的小河渠,

流动的水还清澈见底,

白发的阿婆套着袖套

给老爷子洗换下的衣裳。


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飞速发展,这里的村民却始终走着自己的节奏,认真而生动地生活着,这也是俞晓所喜爱的朴素美丽的家乡。


只是,岁月的侵蚀让曾经的记忆慢慢消退,家乡的老宅们也在经历着频临毁灭的命运。


“如果我能做什么,让家乡的记忆能够更好地保存就好了”,和俞晓有着一样想法的是设计师聂剑平先生。




2014年,聂剑平先生来到了婺源,当他来到西冲村村口的时候,一座破败的老宅让他驻足不前。


这是一座有着200年历史的老宅,附近与它年龄相仿的几颗老树还在茁壮生长着,残垣断壁的老建筑,却被风雨磨得奄奄一息,就连村里的老人也只得道声“可惜了这座房子”。


聂老师却在看到老宅的一瞬间停下了脚步,“那一刹那,我突然感觉有点穿越,似乎回到了几百年前”。


他想或许可以为老宅做些什么,而在这之前,他需要一个对婺源的历史和建筑极为了解的人来帮助他。


通过婺源的旅游委,聂剑平找到了俞晓,和她说:“西冲村是一个好地方,到了傍晚你就能看到这宅子的地理位置有多好了。”


聂剑平老师在西冲村


晚霞在天边如幻影般变化,西冲村被一片绚烂笼罩着,远山近树,全部倒映在村前的湖塘里,一叶扁舟漂过,美丽地像一幅静谧地油画。

“这么美,又这么好,我怎么舍得让这里就这样颓败掉呢”,看到了这样的景象,俞晓像是明白了聂老师想要留住老宅的心意,她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老宅做一点事情。



在婺源生活几十年,俞晓最熟悉的就是婺源的古宅祠堂,大门高阶,陡梯院落,徽派结构在她脑子里根深蒂固。


于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她也和聂老师产生了很多的意见和争执。


“聂老师,古宅都这样了还能再修缮吗?”


“小俞,你看着吧,这宅子搁以前是块宝地。”


用残垣断壁来形容这个老宅也毫不为过


“聂老师,哪有房间里开天窗啊,徽派建筑都是明堂暗室设计的。”


“小俞,老格局都是过去式啦,天窗是为了增加光源,哪儿有人喜欢住黑屋子啊。”


幸运地是,因为有着最后的一致的目标,在不断地摩擦和沟通后,两人最终达成了一致,既要将完整的徽派建筑的精髓修复如初,也要符合现代人的习惯,把居住体验做到极致。


西冲院老宅是典型的徽派深宅大院,改建过程中既保留了徽派建筑白马头墙、小青瓦,融石雕、木雕、砖雕为一体的文化精髓。


同时在房屋光源、功能分区上进行大胆尝试,让古宅更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。




为了重整这座老宅子,整个团队前前后后用了两年,砸了1000多万。


村民们听说后都傻了,小卖部的老爷爷拉着俞晓的手说:“就这?这破宅子?一千万我们西冲村能盖多少楼啦?”


一边啧着嘴心疼着钱,一边快步走到宅子旁,招呼工人们休息,一人塞了瓶矿泉水。



看着宅子旁忙碌着帮忙的村民们,俞晓突然明白,大家都把这里当作一个新家呢。


对,一个“家”。


2014年9月,墅家墨娑西冲院终于正式打开了“家门”。





1478个自然村落散落在婺源的角角落落,山山水水中,西冲村是少为人知的一个。


金色稻田、十几亩立于山坡间的菜田自成一居,沿着田间泥土路往高处走还能找到村里的溪源。


老人们忙完农活后,就搬张板凳在家门口和邻居聊天,每户人家的门都是敞开的。


往里望去,大多是屋子里毛主席的画像挂在中央,下方是一张八仙桌,堆着刚摘下来的蔬果。



而西冲院就在西冲村的村口,从外面看,老宅的墙壁脱了灰,露出内部的砖瓦,看得到时间在它身上刻下的痕迹。


白马头墙高立两旁,小青瓦覆盖其上,乍一眼还以为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宅子,却只有一幅西冲院的小牌匾挂在唯一的入口处,叫人好奇地想进去瞧瞧。




走进宅子,眼睛弯弯的前台姑娘是敏妹。


懵懂时候爱上那个村里的男孩在外读书,她来到西冲村,等着他衣锦还乡娶她回家。


麻利的帮你抬行李的是村里的百事通俞叔,你问他西冲村的历史文化,他张口就来,描述的绘声绘色,你跟他聊互联网+,他也能侃侃而谈半个钟头。



房东阿姨偶尔假装成服务员,打扫房间的时候,会随手摘一把野花插在你的卧室里。

厨娘春英更是西冲村“投票选举”的米其林大师,她对食物的讲究总有一套自己的见解,住客们不必研究菜单,只等着春英端上当季最鲜美的食材。


老宅前面挖了一处水塘,

栽上大片荷花,

傍晚躺在吊椅上

晃晃悠悠地看日落晚霞。


一层包含了餐厅、临池咖啡吧

和会客厅等公共区域。



还有个大戏台,

村里的老人家

都爱来这里听戏聊天。

石雕、木雕、砖雕各自的特色,藏匿在宅子里的各个细节之中


二楼以上囊括了19间客房,

每间客房以景致命名,

“问斜阳、望春风、听雨巷”等,

可以看到古村不同的景致。

房间还保留着斑驳的墙面,告诉住客过去的历史。


顺着木梯上楼挑一间卧房入睡,

打开天窗星河就在头顶,

附近稻田里的蛙鸣为它歌唱。


白墙、结疤柞木、徽派家具记录着来过的人,极具科技感的电动窗帘、数码设备,又把人从200年前拉回新世纪。


累了就在实木桶里泡个澡,躺在COCO-MAT松软的床上,在一天的旅途之后做个好梦。





三年前,西冲村是躲在深山无人识的普通村落,随着来老宅子的人越来越多,更多的人知道了西冲村,它也被婺源县评为 6 大最美乡村之一。


聂剑平带着西冲院上了《天天向上》,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“百年古宅是如何融合传统文化、地方民俗与现代艺术,展现新式徽州文化的”。




越来越多的设计奖项也被砸到了西冲院身上。


2014年,在国际空间设计大奖上荣获“最佳酒店设计奖”。2015年,墨娑西冲院荣获SMART最佳酒店设计奖,国际设计大奖—艾鼎奖,年度优秀酒店空间设计大奖。在2016年更是荣获荣获中国饭店十佳客栈民宿品牌,最受欢迎客栈民宿,中国美宿风格大奖等多个荣誉。


而在俞晓看来,它只是一个“活了的老宅”。


它积淀了200年的历史,用一砖一 墙向到来的每一个人诉说旧日的时光,而每一个来到的灵魂也都给了老宅更新的生命力。


俞晓毫不犹豫地在老宅留了下来,她不再只是用一张嘴介绍婺源的美,而是带着老宅旧日的历史,一起走更远的路。



梦里你若回到过去,

那也许是对家乡的依恋。


文字整理改变自:开始吧(kaishizhongchou)




墅家墨娑西冲院

地址:江西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05-06号



免责声明: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、来源较多,当您在查看好东西(www.haodonxi.cn)所整理的信息时,企业的信息可能已经发生变更,请慎重核实,"好东西"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和担保。"好东西"信息来源于网络"好东西"不对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,请用户慎重选择使用该信息。"好东西"业作为信息获取平台不参与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纠纷,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。

投诉方式:511543066@qq.com,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,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请您尽快联系悉"好东西"工作人员处理,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,感谢您对"好东西平台"的关注与支持!

日最新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