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微信阅读阅读趣玩微信文章日本窗微信公众号文章

悲剧!为什么日本人宁可自杀,也不敢“辞职”?


本文想让你知道的是:

一辈子奉献给一家公司,当然是很伟大的事情,可是,我们的社会不应该把这样的价值观塑造成独一无二的人生目标,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无法适应这个价值观的人走向自我毁灭。

文:野岛刚


日本广告代理巨头「电通集团」的二十四岁年轻女员工高桥茉莉,因为不堪工作业务负荷而自杀,相关诉讼成为日本社会持续半年多的喧嚣话题。


日前,日本劳动基准监督署认定高桥为过劳死,电通必须负起相关的赔偿责任。


电通社长石井直宣布引咎辞职


东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,进入许多人向往的电通工作,被分派到网络广告业务部门,工作还不到一年,她在推特(Twitter)上的一些留言已透露出她非常痛苦。


「假日加班准备的资料,竟然被批得一文不值,让人身心俱疲。」


「除了想睡觉,我已经失去任何渴望了。」


「人生是为了活着才工作,还是为了工作才活着,我已经分不清楚了。」


「确定六日也必须到公司上班,我真的很想死。」


「每天对于隔天的到来,都感到恐惧不已。」


电通的工作条件相当严苛,业界早有耳闻。这名女员工几番向公司发出SOS的求救信号,公司却无法掌握情报并加以回应,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发生,这一点,电通可说责无旁贷。


高桥的母亲(右)开记者会为爱女讨公道


这个过劳死的自杀事件引发社会热烈讨论,有人纳闷她为何不辞职?如果真的遭受如此恶劣的欺凌,把工作辞掉就好了,不是吗?


一位朋友在Facebook上写了类似前述的言论,却遭到网友排山倒海的攻击,其中较引人注意的是「陷入烦恼的人,根本无法想到自己有那样的选择权」。


即使如此,我还是想坚持:如果工作真的让人郁郁寡欢的话,继续工作的意义何在呢?


进一步想,电通是日本知名大企业,待遇好,工作要求相对也非常严格,可说是有得必有失(give and take)。如果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是轻松地享受自己的人生,工作上适可而止的努力就好,大可选择其他公司,她却没有这么做,究竟是为什么呢?


我认真思考原因后,得出一个结论:在大量招募、终身雇用、公司优先主义的日本社会长大的年轻人,绝大部分的人可能像那位年轻女员工一样,从心理上根本无法做出「讨厌公司就辞职」的选择。


因此我认为,为避免悲剧再度发生,应该要跳脱这种被洗脑的圈套,改变日本社会整体的劳动文化。


警察:「请告诉我你的职业。」


我:「媒体人。」


警察:「在哪一家公司工作?」


我:「我不属于任何公司,我是自由媒体人。」


警察:「那么我在职业栏上写无业,可以吗?」


我:「我不是无业,也没有领失业保险。或许称不上可观的数字,但是我有一定的收入,也有缴纳所得税。」


警察:「但是,在规定上被归类为无业。」


我:「规定是怎么订的,我不知道。但是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是自由工作者,那全部都算无业吗?」


警察:「虽然说是无业,但那也只是个分类而已,希望你能够同意。」


我:「被认定为无业,对我是一种侮辱」


警察:「......」


警察似乎也感到非常困扰。我当然知道警察也没有恶意,可是在对话的一来一往之间,突然觉得自己变成讨人厌的家伙。最后,我只好说「算了,就写无业吧」,才结束这场不愉快的对话。


在这半年里,类似事情经常发生。


在日本,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职业栏上填写「会社员」(以下称「公司职员」),但是在日本以外的国家类似「公司职员」的职称并不存在,外国通常是填写比较具体的职业内容。


反观日本,除了公司社长或是管理高层之外,其他人都只不过是「公司职员」而已。从基层员工到经理级都一样是公司职员,在某个意义上是人人平等的社会,却也可以说是不太重视个人能力表现和排名的社会。



当我回到日本,在海关申告书的职业栏只要写上「自由媒体人」,就一定会被海关人员打开行李检查。可是只要写上「公司职员」,几乎都是顺利通过,虽然连在哪一家公司工作都不知道,但是「公司职员」这个称呼却深受信赖。


投保人身保险时,只要是公司职员就可以轻松投保,可是自由工作者却无法加入,难道没有为公司奉献牺牲,人命就不值钱吗?而且也不能贷款买房子,银行应该是认为这个人将来无法偿还的可能性高,才拒绝借钱。


在日本,如果你不是「公司职员」,就会被贴上「不健全的社会人」的标签,这种「常识」在日本人心中根深柢固。


整体而言,日本企业多采终身雇用制,一旦进入公司就待到退休,几乎不曾到其他公司工作,这种就业模式在日本社会被视为理所当然。



相反地,我在中国的朋友却经常换工作,因此我常常会收到电子邮件,上面写着:「我把工作辞了」,也不觉奇怪;但是,如果听到日本朋友说:「我辞掉工作了」,当下确实会感到惊讶,甚至会担心对方是否遇到什么麻烦了。


我以前任职的公司是朝日新闻社,在日本称得上报纸界的龙头企业,发行量虽然不如鼎盛时期,但是现在也有七百万份,员工人数三千人,薪水也很优渥,年收入远在日本平均薪资之上。因此一旦进入公司,一般来说除非有「不得不」的理由,不然几乎都会待到退休为止。


去年开始,当我为了是否该辞掉工作而询问同事的意见时,问了十位有十位都说:「不要那么早退休,之后一定会有更好的位子,就忍耐一下吧。」


但是,我想辞职的心意并未改变,陷入天人交战,也和公司以外的朋友谈及此事,得到的答案依旧是「现在经济不景气,你要换工作也不容易吧」,劝我打消念头。


即使我对他们说:「就算把工作辞了,我也不会再去其他公司,我要成为自由媒体人,想写什么就写什么,不用被拘束」,对方通常还是先露出困惑的表情,愣了一会儿说:「哦......既然你做好打算的话......」


但是,也遇到了这样的反应:「不到公司工作,你是指无业在家吗?」这次换我感到困惑,反驳说:「不是没有工作,因为我要成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啊。」



甚至,我遇到了一件气愤难平的事情。辞职前,我接到了一通电话,是一位我在《朝日新闻》报纸部门工作时曾经受他关照的人。他肯定我的能力,也算是我的贵人之一。他听到我要辞职的消息,特地打电话来关切,约了一起吃饭。


用餐时,两个人相谈甚欢,和他聊了很多、分享了许多想法。可是,最后他却冷不防地泼了我一身冷水,「你不要意志消沉啊」。我想这句话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吧,可见当时我心理受到的冲击有多大。


意志消沉?我已经确定人生方向,并且做好准备要迎接新的挑战,此时或许是我这十年来最兴奋高昂的时刻,和意志消沉恰是完全相反的心情。


这一句话让我彻底觉悟——果然辞职在日本还是被认为负面,别人会投以同情的眼光,甚至会为你的前途感到担忧。


相反地,我如果向中国友人提到辞职,他们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「恭喜你」。对方应该也知道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很多事情,要下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,但十之八九还是会先说声「恭喜」;不过若是日本人,十个人当中大概只有两三位会说吧。如果大家的态度都那么负面,当然没有人愿意从公司离职。



一辈子奉献给一家公司,当然是很伟大的事情,我父亲便是这样子,经历了风雨,不管升迁还是被降职,待在同一家公司直到退休,我什至为父亲感到骄傲。


可是,我们的社会不应该把这样的价值观塑造成独一无二的人生目标,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无法适应这个价值观的人走向自我毁灭。


日本的泡沫经济崩坏之后,检讨终身雇用制的声浪四起,至今也过了十几二十年了,但是,日本社会在本质上依然一成不变。


这次的过劳死自杀事件引发讨论后,希望日本社会能够创造出正面环境,「如果讨厌公司的话那就辞职吧」,鼓励多样化的人生。或者至少,让「辞职」成为能被社会广泛接纳的选择。

日本人不爱运动为何全球最瘦?你减肥失败就因为...

日本人旅行必带神器!轻轻摇几下就能喝到安全的水

5种最常见女性脸型画眉法!Angelababy这样画的..

免责声明: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、来源较多,当您在查看好东西(www.haodonxi.cn)所整理的信息时,企业的信息可能已经发生变更,请慎重核实,"好东西"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和担保。"好东西"信息来源于网络"好东西"不对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,请用户慎重选择使用该信息。"好东西"业作为信息获取平台不参与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纠纷,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。

投诉方式:511543066@qq.com,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,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请您尽快联系悉"好东西"工作人员处理,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,感谢您对"好东西平台"的关注与支持!

日最新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