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微信阅读阅读趣玩微信文章唧唧堂微信公众号文章

JESP:社会排斥和意义寻求如何导致迷信思想和阴谋论?|唧唧堂论文解析

图片来自论文

2 研究二


2.1 研究方法


2.1.1 参与者

有效样本数为102,其中接纳组33名参与者,控制组39名参与者,排斥组30名参与者。参与者平均年龄为19.83岁。


2.1.2 材料与程序

主试安排参与者三人成组同时来实验室参与实验。


在“自我描述”任务中,所有参与者就“我是什么样的人”和“我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”问题写下两段话。主试告知参与者,他们所写的内容将交由实验室内的两名参与者进行评估,这两名参与者会选出他们想要在下一项任务中合作的对象。


在“社会评估”阶段,三名参与者被分开进行独立实验,他们会被随机分到接纳组(“被其他参与者选为合作伙伴”)、排斥组(“不被任何参与者选为合作伙伴”)、控制组(没有指导语)。实际上,这些反馈都是虚造的,主试给予每组参与者同样的指导语。


之后,参与者完成情绪量表、生活意义问卷和迷信信念问卷。


最后,主试询问参与者,他们对实验假设的猜测。


2.2 结果与讨论


当排斥作为因变量,三种实验条件存在显著主效应。具体而言,相比接纳组参与者,排斥组参与者更认为自己受到排斥。但是控制组与接纳组或排斥组都不存在显著差异。


相比接纳组或控制组,排斥组参与者具有更多迷信信念。进一步地,中介检验发现,排斥和意义寻求均显著预测迷信信念,但排斥通过意义寻求对迷信信念的间接作用并不显著。这一中介检验失败的原因可能在于排斥的实验操作效力不够强。因此,实验分组变量被操作检验中排斥感的测量结果取而代之。结果发现,排斥感预测迷信信念,并且意义寻求中介社会排斥对迷信信念的作用(见Fig. 2)。

图片来自论文

3 总讨论


社会排斥影响阴谋信念和迷信信念,意义寻求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。即受到社会排斥的个体会更多地去寻求意义,这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更多阴谋信念和迷信信念。


虽然该研究采用了自我报告的测量方法,但社会排斥对迷信信念的作用机制是稳健的。原因是,只有意义寻求中介社会排斥与迷信信念的关系,而现存意义不起作用;其次,即便采用两种社会排斥的操作方法、两种测量阴谋信念的工具(阴谋信念和迷信信念),意义寻求均起到中介作用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社会排斥与阴谋信念的关系使驱散阴谋论问题变得更加复杂。确切而言,社会排斥可引发“排斥-阴谋信念”这种恶性循环关系,这进而促使阴谋信念变得更加坚不可摧。即当一个人感到被社会排斥时,这个人很可能产生迷信信念或阴谋信念;拥有这种信念的人可能继而遭受到排斥。这便产生一种无限的循环关系。但这也说明,如果要限制阴谋论的传播,决策者需要考虑社会排斥的作用。


该研究将社会排斥视为人际变量。然而实际上,社会排斥可以拥有多种形式。种族间的紧张关系、不平等和贫穷都可以创造出排斥性的社会环境,在这种环境下阴谋信念和迷信信念很可能滋生、肆意增长。而阴谋论的传播可能使劣势群体受到更深的伤害。因此,认识群体层面上社会排斥与阴谋论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
参考文献

Damaris Graeupner, Alin Coman, The dark side of meaning-making: How social exclusion leads to superstitious thinking,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, Volume 69, March 2017, Pages 218-222, ISSN 0022-1031,
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esp.2016.10.003.

阅读论文全文,参与论文讨论,请长按以下二维码访问唧唧堂论文库。

免责声明: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、来源较多,当您在查看好东西(www.haodonxi.cn)所整理的信息时,企业的信息可能已经发生变更,请慎重核实,"好东西"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和担保。"好东西"信息来源于网络"好东西"不对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,请用户慎重选择使用该信息。"好东西"业作为信息获取平台不参与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纠纷,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。

投诉方式:511543066@qq.com,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,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请您尽快联系悉"好东西"工作人员处理,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,感谢您对"好东西平台"的关注与支持!

日最新精选